让孩子健康顺利地长大,是所有父母的一致心愿,但其实,为人父母也并不简单。
广大网友在看见一些父母的“坑娃”行为之后,时常会出现这么一句感叹:为什么当父母不需要经过资格考试?什么样愚昧无知的人都能当父母,真是害惨了孩子!
韩剧《请回答1988》里面,女主因为不满爸妈一直偏心姐姐和弟弟,忽略自己这个老二,如果好吃的只有两份永远是自己吃不到,就连过生日都要改到和姐姐的生日一起,于是生气地跑出了家门。
在面对找来她的父亲时,女主委屈地问,为什么要这样对待自己,女主的父亲认真地说:爸爸也是第一次当爸爸,请你体谅一下。面对爸爸掏心窝的道歉,和准备的蛋糕,女主很快就原谅了这位“不成熟的爸爸”,两人一起分享。
如何成为一名合格的家长,这个问题育姐觉得很难回答,因为光是把孩子顺利健康养大就已十分不易。要说起答案可能有千千万万种,横跨各个领域,每个人对合格的父母理解可能都不一样,没做下试管婴儿费用多少有标准答案。
只是育姐认为,这答案中起码有一根底线,那就是家长们千万不能在养育孩子时,出现心存侥幸的念头。
一、不去产检
怀孕是一个让孩子从小小的细胞变成完整人体的奇妙过程,胎儿不断吸收养分不断成长,其中任何一个不稳定的因素都可能导致偏差,甚至产生严重的后果,比如流产或者胎儿畸形等。
产检则是帮助我们尽早发现并修正这些不
稳定因素的重要步骤,可惜的是,仍有许多妈妈就是不肯配合医生的要求,想着要省钱,想着自己身体好胎儿也不会有事,连最基础的产检都不愿意做。
最近有医生分享真实的案例:一个怀孕32周的孕妇,胎膜早破,送到医院时流了一身的血。经过检查孕妇胎盘早剥,紧急做了剖腹产手术,把胎儿取了出来。
可惜的是,孕妇的命和子宫都被保了下来,胎儿却因为胎盘剥离面积过大,不幸身亡。后来试管婴儿价格医生才了解到,一开始孕妇在外院检查,就诊断出了高血压和尿蛋白阳性,可是他们拒绝了住院建议,连普通的产检都不愿意做。
当天孕妇在家洗澡,花洒水温不定,忽冷忽热,身体受到刺激就开始出血。这家人还不重视,讨论去哪家医院做什么车磨蹭了一个多小时,浪费了救助时间。
带好孩子的第一步,是保证新生儿的顺利诞生,孕检不能不做。
二、带娃乘车随意坐
育姐不止一次在路上看到这样的场景:爸爸开车,妈妈抱着孩子坐在副驾驶座上,三口之家看似其乐融融,其实危险一触即发。
千叮咛万嘱咐,小朋友坐车应该做在后排的安全座椅上,更不能让大人抱着孩子坐在副驾驶座。一旦发生碰撞事故,大人根本抱不住孩子,安全气囊膨出,大人身体的压迫,孩子受到的是双倍伤害。
如果让孩子在后座,安全带又只为成人设计,强行给孩子系上反而可能在事故发生时勒住脖子,最好的选择就是安全座椅。
有些家长总是认为:我开车技术好,就不会出车祸,安全座椅那么贵,孩子又不爱坐,还是别浪费那个钱,你是不是给安全座椅打广告的?
这就是典型的侥幸心理,即使坏的结果摆在他们面前,他们也只会选择视而不见。
三、把孩子单独留在家
一天到头在家照顾孩子,孩子像个小跟屁虫,家长去哪他就要跟着去哪,私人放松时间都没有,做事效率还特别慢。
这可能是许多照顾孩子的家长的常态,因此不少家长尤其是老年人,在哄孩子睡觉后,喜欢趁机赶紧出门买菜办事。大部分情况下,当家长回来时,孩子还在睡觉,或者醒了自己在玩玩具。
可是意外之所以称之为意外,就是在你猝不及防、意想不到的时候发生。
不知道有多少孩子,就因为家长趁着他睡觉出门,醒来后找不到熟悉的人,就开始在家四处寻找,有的选择打开家门偷偷跑出去,有的则选择打开窗户往外探。
窗户没关,窗户下还摆放着堆积的杂物,大人不在家,孩子往上爬探出大半个身子往外看,家里住的是十五楼……砰的一声,楼下的邻居发现,竟然有个孩子从楼上摔了下来,已经没有呼吸。
这不是小说,这是一次又一次发生的真实案例。单独把孩子留在家里,危险可能随时发生,无论孩子是是在家误触了电器,或者是出门迷路,甚至不小心从窗户摔出去,哪一点都会让家长提心吊胆后悔不已。
因此请不要再抱着侥幸的心理,保持年幼的孩子在看护人的视野范围里,不要把他们单独留在家,因为他们对危险的感知力较差,无法像大人一样辨别行为的安全性。
四、不给孩子灌输正试管婴儿较好医院确的交通规则
每次育姐看到拉着孩子飞奔闯红灯、跨栅栏的家长,内心总是忍不住要叹口气。本来制定交通规则就是为了保障车辆与行人的有序和安全,有的家长非争分夺秒抢时间或者图方便,拉着孩子一起破坏规则。
先不说素质问题,闯红灯跨栅栏等行为本身就十分危险,车辆闪避不及,大人孩子可能一起受伤,得不偿失。
除此之外,随着家用小轿车数量的增多,小区里的道路与空地经常被小轿车霸占,孩子在小区玩耍时可能会躲在汽车的侧面或者背后。
然而,司机如果没有注意周围的情况,就贸然发动汽车或者转弯,处于视觉盲区的孩子就可能立即被卷入车轮底!
因此家长应该以身作则,给孩子传递正确的交通规则,这样孩子才能慢慢学习,注意保护人身安全。
也许无论我们多么小心,孩子还是会磕磕碰碰,但是家长还是不应该抱着侥幸的心理,对安全提示视而不理,否则意外一旦发生,再后悔也来不及了。